“井盖与路面浑然一体,汽车碾轧之后没了往日的‘咣当’声,我们出行更顺畅了!”连日来,开车途经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路东半幅路面时,驾驶员朋友发现此处的井盖“迭代升级”了,井盖与路面一样平整。此举提升了道路的平整度,人们出行更舒适、更安全了。
“迭代升级”的井盖有哪些新功能?如何提升路面平整度?未来,太原会继续推广新井盖吗?带着这些疑问,8月11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传统井盖为何总出问题?
【资料图】
当日18时左右,下班高峰期,太原迎来立秋后的首场雨,雨滴“噼噼啪啪”拍打着路面。
此时的小井峪路上,汽车自南向北驶过防沉降井具时,丝毫感觉不到任何震动;而自北向南的汽车驶过旧井盖时,则伴随着“咣当”声,形成鲜明对比。
说起防沉降井具,大家或许感到陌生,但说起开车要“绕井盖”,许多人就感同身受了——为什么井盖总是坑洼不平?
“其实,传统井盖下陷危害还真不少。”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道路排水保障三所副所长杨志国介绍,首先是安全问题,有时,路面上的井盖沉陷严重,过往车辆不得不紧急制动或绕行躲避,无形中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其次是噪音问题,车辆驶过,往往伴随着“咣当”声,夜晚尤其明显,居民不堪其扰。究其原因,经过车辆的反复碾轧,路面和井盖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使得井盖失稳、破损、下沉、移位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发生井盖翻起等严重情况,导致行人坠井、汽车“轮陷”的极端情况。
8月初,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市政建管中心在小井峪路举行防沉降井具施工工法观摩会,推广应用防沉降井具。此举解决了传统井盖下陷的危害,减少了路面病害特别是井周围病害,助推全市市政设施管护工作得到提档升级。
杨志国说,与传统井盖相比,防沉降井具有防沉降、防滑、防盗、防跳盖、防异响、防移位等6个功能,有效避免了井盖下沉的状况,具备作业面小、对交通影响小、养护周期短、施工快捷方便、施工完成即可通车等优势。
记者在现场看到,迭代升级后的防沉降井具与路面浑然一体,完美融合在一起,路面和井盖之间没有缝隙,提高了路面平整度。与传统井具相比,新型井具优势明显。
防沉降井具优势明显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各种配套的污水井、雨水井、管线井会越来越多,出现问题应及早解决。
井盖塌陷或突起、破坏路面平整是一个“顽症”,主要是因为日益增长的交通荷载及载重量,导致井盖与井体接合部位的混凝土砂浆破碎剥落,井体长期受压下沉,最终造成路面的下陷与不平。
大雨中,杨志国打开防沉降井具,仔细介绍起来:“常规井盖将交通荷载通过底盘直接传递给井体,容易引起井盖下沉。可调式防沉降、防盗井盖,将井盖与井体的连接方式改为承插式,来自上部的压力被分散到道路的结构层,使井体所承受的负荷减少80%以上。其采用的弹性锁定装置,可防止井盖跳动、位移或意外开启,有效减少震动,大大减少井盖周边路面碎裂的可能。法兰式上盘面与路面成为完整的一部分,将井盖负荷直接分散到路面结构层,防止沉降。”
传统井盖与防沉降井具的工艺有什么不同?杨志国说,传统井盖的升井工艺是将混凝土井环座安装好后,经过24小时以上的养护期,才能补填沥青,无法一次性施工完毕,对交通影响较大。井盖与周边路面接合处还容易出现缝隙,长期积水浸泡易破裂;如遇井盖发生沉降情况,需要更换新井盖。
相比较而言,可调式防沉降、防盗井盖升井工艺就方便快捷了许多。该工艺一次性施工完毕即可开放交通,免养护,对交通的影响减至最低;无需预制大型混凝土底座,施工轻便、简易;井盖与沥青一同碾压,确保平整、紧实,并与周边路面接合极紧密。如井盖发生沉降,仅需将井盖撬松拔高,在法兰面底部填充沥青并轧平压实即可。另外,采用弹簧球内滑道式连接轴,更好地起到井盖连接处无异响和防盗作用。
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实施的新建工程和养护工程上,全面推广防沉降井具,逐步取代原有旧式井具,整体提升全市道路的平整度、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记者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