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年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1500万亩以上,占全部播种面积的70%,玉米年产量达到150亿斤以上。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将金融服务嵌入玉米全产业链,创新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玉米产业贷款余额达357.49亿元,惠及各类玉米经营主体58654户,在科尔沁草原上书写了新发展阶段的金融新篇章。
金融活水浇灌玉米种植沃土
【资料图】
“去年6月份,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但苦于资金紧缺。在一筹莫展之时,农行通辽分行的信贷员主动上门,只用了3天时间就给我办理了30万元的贷款。”东风村玉米种植主体柳占生介绍说,“有了这笔贷款,我又承包了300亩耕地。如今,家庭农场红红火火,去年一年就增收了十几万元。”
柳占生所说的贷款,是农业银行通辽分行推出的“惠农E贷”。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与重点农业企业密切合作,将金融服务嵌入玉米种植全过程,打造“核心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创新了以“新型农业主体+惠农E贷+担保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模式,仅针对玉米种植环节就推出“惠农E贷”“黄金玉米贷”“粮食贷”等10余种信贷产品,为从事玉米种植的新型农业主体等提供了专属信贷“套餐”。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累计发放玉米种植环节贷款98541笔,金额69.08亿元,支持玉米种植户47852户,为玉米种植户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普惠金融助力玉米购销
为进一步激活玉米产业活力,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创新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向购销环节延长金融服务链条。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开发出“核心企业+粮贸企业”“粮贸仓储企业+粮食经纪人”等服务模式,以库存玉米质押+未来预期收益质押方式,解决玉米收储流通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担保难题。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累计发放玉米质押贷款19.65亿元,为玉米收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此外,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还积极推动玉米信用保证基金建设,企业在获得玉米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准入后,在1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贷款受理至审批流程,并且可获得缴纳信用保证基金10倍至15倍的担保额度。在该政策支持下,40户玉米购销企业获得收购贷款30亿元,顺利完成共350万吨的玉米收购项目。
“三全”服务赋能产业发展
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围绕构建全场景、全链条、全客户的“三全”金融服务模式,向医药产业等深加工链条源源不断提供金融支持。以“互联网+供应链融资”产品“工银e信”为抓手,工商银行通辽分行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玉米产业各环节参与者提供在线产业链融资服务。通过此模式,该行累计为本地上市生物科技企业提供贷款5000万元,支持企业购买原材料,稳定生产规模。
内蒙古汉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展玉米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银行通辽分行创新推出“科技+产业融合+金融+贴息”融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和厂区抵押组合担保方式,为汉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700万元,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享受利息补贴。在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强化产业链金融供给,为推动玉米产业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特色保险构筑发展屏障
为了解决种植户“靠天吃饭”的困局,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结合玉米产业发展特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积极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参保农作物1506.88万亩,签单保费约4.5亿元,参保农户36.7万户。玉米参保面积1482.3万亩,占参保作物的98%,为玉米产业发展系上了“安全带”。
通辽市扎鲁特旗是内蒙古首单玉米收入保险县域覆盖试点旗县,在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推动下,该旗玉米收入保险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末,承保面积147万亩,较2019年增加24万亩,为3.94万户参保农户保“价”护航。
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积极推进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采取“主险+附加险”方式,实现从“保成本”到“保价格、保收入”的转变,共计承保玉米种植面积123.97万亩,玉米产量55.26万吨,涉及农户3.8万户,保费0.77亿元,进一步提高了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