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加藏药创始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院长、藏医主任医师丹巴尖措(右)在为患者贡切热旦大爷认真把脉、问诊。
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海拔2900多米处,一轮初夏的旭日冉冉升起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以下简称“卡加曼藏医院”)内,渐次照亮了卡加藏药创始人、卡加曼藏医院院长、藏医主任医师丹巴尖措的就诊室。
“您哪里不舒服?请伸出舌头。”丹巴尖措用藏语认真为眼前蓄满银色长须的70岁藏族老人贡切热旦把脉、问诊、开药。“我们就认丹巴尖措医师,他开的药管用!”贡切热旦的家人告诉记者,老人年后开始心慌、胸闷难受,一个月前被丹巴尖措确诊为心脏病,吃了一个疗程的药后症状明显减轻,今天再来复诊。
(资料图片)
师从藏医药专家旦科的丹巴尖措,在40多年行医制药实践中,精心搜集、整理和研究民间医治疑难杂症的独特治疗方法,在治疗心脑血管、癫痫、面瘫、肠胃、风寒、肝胆、痛风、神经系统、瘫痪、银屑病、结核病等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并研发出多种新药,很好地传承和创新了藏医药。
由甘南州合作市卡加曼藏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加曼藏药公司”)掌门人丹巴尖措牵头研发的制剂产品藏药“京尼吉曼”获得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藏药“仁青盘嘎”获得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丹巴尖措于2016年被甘肃省人社厅和甘肃省卫生厅授予“甘肃省基层名藏医”,2020年5月被甘肃省人社厅和甘肃省卫健委授予“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
精湛医术解病忧
美丽而纯净的甘南藏区孕育着丹巴尖措的藏医生命。丹巴尖措1961年出生于甘南州一个普通牧民家庭;1979年师从藏医药专家旦科并深得真传,后转承多位名师,系统学习《四部医典》等藏医药学传统知识;1982年以来,多次在全国各地藏医研究机构学习,并从事藏医药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六年前不舒服,诊断为心脏病,服用丹巴尖措开的药,一个月后有改善,两三个月后病症基本消失,对生活、工作没有造成很大影响。”在卡加曼乡走访时,新集村村民道吉塔对记者说。
“我以前胆囊息肉为0.4厘米,服用丹巴尖措医师开的药一个月后,经甘南州人民医院检查,恢复正常;其他诸如胸闷、胸痛、背疼等症状,在服用两三个月药后,明显减轻了。”现年60岁的新集村村民录毛吉阿姨告诉记者。
据悉,自2017年丹巴尖措创办卡加曼藏医院以来,治疗类风湿、糖尿病等疑难患者约400—500人,疑难杂症的治愈率为30%,一般药用时长为3—6个月。
“良医、良药”是所有被治愈患者对丹巴尖措和卡加曼藏药最朴实的评价。为了让外地的患者远离病痛又不受奔波之苦,丹巴尖措于2020年开通线上巡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的咨询。“藏医学是世界瑰宝。让藏药走出藏区是我的使命,只要能治愈更多患者,我不拘泥任何形式。”提及藏医药的推广,丹巴尖措无比坚定地说。他希望能够与各大医药平台深度合作,在全国各地开设藏医馆,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精益求精酿良药
“再好的药方还得有好药材。”丹巴尖措对药材的选用极其严格。
“2022年,党参市场价为5—6元/公斤,丹巴尖措以7元/公斤收购;大黄市场价为20元/公斤,丹巴尖措以40元/公斤收购;当归市场价为5—6元/公斤,丹巴尖措以7元/公斤收购;大黄、当归、党参连续收购了5年。”供药材的加卜老告诉记者,丹巴尖措收购药材时非常注重质量,药材只要品质好,质量优,价格再高也会收;药材质量不符合要求,价格再低也不会收。
“丹巴尖措对药材品质的要求极其高,部分药材会根据他的要求来制定标准加工,对药材的采购、时间、产地等要求把控得非常严格。”为丹巴尖措供药材十多年的甘南百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元龙深有体会地说。据悉,为保证原材料采购的质量,与丹巴尖措合作的药材供货商家的数量从最初的二三十家减少至如今的四五家。
“除了严控进药渠道,我们主要靠上山采药,在草药发芽、开花、摘果、采根的不同季节去釆会有不同的药效,藏药原料多釆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丹巴尖措指着海拔4332米的富集众多藏药的太子山说,他每年都要带着徒弟和公司的职工前往高山采药。
每种药材挖出来如何晒干、炮制、加工都有严格的规程。其中,炮制的技艺最为复杂,不同的药材、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炮制方法。“佐太”是藏药炮制最为神秘复杂的技术,丹巴尖措经多年的拜师学习和刻苦钻研,基本掌握了这门技术,多次主持了“水银洗练”和“藏药冶炼”等实践技能传承培训和实际生产,弘扬了藏药炮制神秘深奥的工艺技术。他对藏医药的诊断、治疗、炮制,藏药丸剂、散剂、汤剂及藏香等配制和火灸、剖刺、骨折治疗等技法娴熟精湛。
在继承创新的同时,丹巴尖措也很注重制药技艺的传承。近年来,他在公司培训学生和专业人员近千人,公司被确定为“甘肃中医药大学藏医学院实训基地”“甘南州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合作市藏医药培训基地”。
丹巴尖措带记者走进藏医药展馆,只见墙上用唐卡展示着藏医药的原理及其发展史,展厅中央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类藏药。“卡加曼藏药公司致力于藏医药科研开发、中藏药材野生培育及种植、藏药生产及制剂加工和藏医诊治,先后获得GPP认证和药品生产GMP认证。”丹巴尖措介绍道,现有国药准字号批准文号藏药品种2个,即“二十味肉豆蔻丸”和“达斯玛保丸”,取得制剂批准文号生产的藏药有127个品种、186个规格,其中自主创新品科60余个,尚待研发的保密处方储备品种有百余种。
“卡加曼藏药公司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项目,2014年完成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传统藏药亚泽曼玛的研制与开发’并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获得各类专利18项。”丹巴尖措透露。
“真正的好药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丹巴尖措对自己研发的各类药品充满了信心。为此,他对卡加藏药的系列产品进行了深度剖析,将具有疗效好、见效快、针对性强等特点的南杰格瓦等拳头产品以互联网医院的形式面向全国推广。“藏医药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希望通过南杰格瓦等这样有显著特点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信任、选择藏药。”丹巴尖措告诉记者。
据悉,卡加曼藏药公司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甘肃省科技创新型企业”“甘南州藏药制剂配制规范单位”和“甘南州藏药制剂规范先进单位”等,生产的“卡加藏药”系列产品多次入选“甘南名牌产品”目录。
精进慈善献爱心
丹巴尖措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一颗仁爱之心。
“在2002年前,光看病花了很多钱,后期服用丹巴尖措的药,药费全免了,为我们省下近万元药费。”录毛吉阿姨感动地回忆道,当时丹巴尖措医师说“先别付药钱,等你好了再说”,可等她的病好了,丹巴尖措仍不肯收钱,说“让我好好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丹巴尖措不仅济困而且助学。“2017年上初三的我感染肺结核,经丹巴尖措医师两三个月的治疗后痊愈了。但因治病未能考上高中,丹巴尖措医师资助我上了四年金昌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要花费2万多元,去年6月毕业后又安排我到公司设备部上班,每个月工资能有四五千元。”现年22岁的才让克感恩地说,“如果没有丹巴尖措医师的无私资助,我现在说不定还在放牛。”据悉,现在获得丹巴尖措持续资助的还有10余人。
“丹巴尖措连续10余年为本校一所小学、三个幼儿园近250名学生捐赠校服、被褥、学习用品和各种奖品。”卡加曼乡中心小学校长完代卡说,疫情期间,卡加曼藏医院还向该校捐赠叶衣丸、防疫香囊,价值共计2万余元。
“教育是一个民族和家庭的希望。”丹巴尖措说。他被合作市政府评为“羚城优秀名誉校长”。
丹巴尖措办企业既为更好地用藏医药治病救人,也为了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卡加曼藏药公司现有员工80人,其中50%左右的职工为周边群众及贫困户人员,十几年来约有近千人在本公司就业。”卡加曼藏药公司总经理孙泰俊介绍,卡加曼乡所在地属半农半牧区,以前经济条件落后,多数农民种地一年收入仅四五百元。丹巴尖措鼓励农民种植藏药材,并以高出市场价收购,如今种植户一亩地就可收入二三千元。
丹巴尖措始终坚持仁爱为本、慈悲为怀,开展周济贫困、免费义诊等慈善捐助。三年疫情期间,丹巴尖措捐赠防疫药品及相关物品价值总计1500余万元,多年来累计在藏区捐款赠药品总价达2000万元。
正午的阳光映红了丹巴尖措敦实而赤色的脸庞,他那双慈祥如炬的目光投向远方:“我们正在建一座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药厂,年产能将达5000吨,能为更多的患者送去健康。”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