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网络视频截图一个鸭脖,居然搅得网上沸沸扬扬。近日,江西某职院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发现饭菜里有一颗疑似 " 老鼠头 ",随即将视频发布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6 月 3 日晚,学院官微发布通报称,饭菜中的 " 异物 " 确认为鸭脖,学生也随后发布视频进行澄清。
没想到,舆论由此引爆。网友们开始了造词游戏,古有 " 指鹿为马 ",今有 " 指鼠为鸭 "。
在舆情的推动下,6 月 4 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派人去核实了,有时候看东西形状很像,但是经过工作人员核实,确实是鸭脖。
看来这是一场误会," 像 " 和 " 是 " 终究不是一回事。至此,相关各方都已经回应了,异物到底是老鼠头还是鸭脖,应该已经见了分晓。然而,大众的不满和怀疑并未平息。网上围绕此事的遣词造句,竟然从 " 指鼠为鸭 " 直接定义为一个古怪的新词:鼠鼠鸭。
网络视频截图各方都证实是鸭脖,为何仍有大量网友不相信?首先,校方在这个事情上没有寻求正常的解决之道。学生说是 " 老鼠头 ",学校应该先固定证据,找第三方调查公布结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可学校为了尽快平息舆论,自己先通报得出结果,还拉着当事学生一起表态,这就把整个事情的顺序搞反了。自己先有了结论,再去送检,在学生面对校方先天弱势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难免不令人生疑。
其次,基于朴素认知,人们普遍相信眼见为实,而且从学生第一次发布的视频来看,貌似可以看见异物有 " 牙 " 和 " 须毛 " 之类的东西,这挑战了人们的生活常识,视频所见完全不是鸭脖应有的样子。你说是鸭脖就是鸭脖啊,就算我愿意相信,但是你也得用证据说服我才行。整个过程没有一步步展示给大家看,没有完整的证据链条,怀疑送检物事前被调包或是别的什么手段,也属正常。
再者,网友们查询资料发现,该校不是第一次出现 " 老鼠事件 "。早在 2021 年,学校食堂清洁间曾因出现过老鼠,被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当时学校的表态和处置方式,曾经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因此,大部分网友们对同类事件相当敏感,认为学校此次辟谣就是在打马虎眼,无非是又一次自说自话的表演,缺乏相当的可信度。说到底,公众关心异物是鸭脖还是老鼠头,其实是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和敏感。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已经日益凸显为重要问题,影像都不一定是真相。公众固然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但事关舌尖上的安全,没有展示调查过程,也没有出具权威报告,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 眼见为实 "。至此,明白了舆论因何发酵,还请理解公众对一个鸭脖的敏感。
" 转载请注明出处 "